女人Woman海报剧照

女人Woman正片

《女人Woman》推荐同类型的日本电视剧

《女人Woman》同主演作品

剧情/介绍

《女人Woman》是属于日本电视剧类型,演员主要是满岛光田中裕子小栗旬谷村美月二阶堂富美三浦贵大臼田麻美高桥一生铃木梨央髙橋來小林薰,主要剧情/介绍/评论

《女人》这部纪录片所面对的问题都是我们当下在讨论女性话题时经常面对的:容貌焦虑、职场歧视、家庭暴力、经济独立、生育问题、月经及性需求等等。影片如此全面地直视这些问题,让这群女人们在特写的镜头下诉说着自己的亲身经历,于无声处听惊雷,一下就让纪录片本身有万钧的力量。其中几个中国女孩儿的经历更是让我们感受到“时代的眼泪”:一位女孩儿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把念书的机会让给哥哥,一位女性因为上头的那些大家都懂的,不得不打掉肚子里八个月大的孩子。这些问题曾经存在,现在依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当她们泪眼婆娑地诉说着那些惨痛的过往时,就足够狠狠扇那群高高在上地说着“女人已经得到够多了”“中国的女性地位已经比以前进步多了”的人一耳光。


很长一段时间里,女性都理所当然地被异化为“客体”与“他者”,就像《82年的金智英》里所展现的那样:女性被安排去这样或那样做,但这并不是在认真倾听女性诉求之后与女性达成的平等的社会分工。大多数情况下是男性强行塞给她们的,比如像金智英被安排在家带孩子,有的男人会觉得:不用工作还不轻松吗?但这样的安排真的是女性所需要的吗?而且在家带孩子就真的轻松吗?

男性在安排女性的时候很少会从女性利益出发,大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这部分男性眼中,女性就是一些漂亮的“小鸟儿”,只会唱动听的歌。他们看不得“小鸟儿”胆敢反抗自己。所以当杨笠这样的女性站出来、在台上像男性一样讲着略带冒犯的笑话的时候,一群骨子里自卑的男性不由得“炸毛”:怎么这儿有只不听话的“小鸟儿”了?

特别是最近看到弦子等女权斗士受到的网络暴力,实在令我寒心:为什么一点点进步的推动都是如此困难?


可是我更想反思的是,愿景如此美好的平权运动,为什么没有温柔地抵达它的彼岸,而是在两边激进的对峙中被一直延宕,以至于都快要被自我感动所淹没?

前几天我在自己的一篇影评底下与人就某一点讨论起来,然后收到一位看客的评价:


为什么把他的这条评论拿出来?因为我觉得,它从侧面反映了,理性的交流正在从互联网的大环境中退出。

当今世界有种愈发情绪化、愈发感性的发展趋势,虽然这不是现代人的特产——毕竟历史上从不缺乏感性的、激进的、有理想的青年。但是我觉得互联网尤其助长了这种感性主义的泛滥:当互喷、对骂被当作是理所当然,甚至能得到官方的支持、官方亲自下场的时候,我觉得这是超级危险的。因为这会让一部分人陷入因身份而获得的“绝对正确、绝对骄傲”的陷阱里:当我们在高喊“LGBT pride”或者“姐姐来了”时,是否存在有一部分人被一种高昂的情绪蒙蔽了双眼,认为自己的身份就是无比光荣的,于是放弃理性而变得只会叫嚣,从而忽视了平权本该拥有的意义?

我记得《破产姐妹》里有一集让我很不舒服:一位Transgender来到Caroline和Max的窗口买蛋糕,心直口快的Max无意识飙了一句脏话,被这位Trans听到,Trans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于是她不顾Max的道歉,拉了一帮LGBT在她俩的窗口前示威,到处宣扬她俩是充满仇恨与歧视的危险分子。最后这集以Max和Caroline接吻、LGBT们误以为她俩是les于是与她俩和好结尾。那时候我在想,这也太over了。

我们真的需要这样逼迫来的认同吗?

再举个例子,我们经常能在短视频里看到这样的价值观:男人为女人花钱是天经地义,女人可以无限制的无理取闹而男人必须无理由地无限包容,不然就会上道德,女人付出了多少多少,女人有多么脆弱,男人都不懂得心疼都是人渣,男人呼吸都是错。为什么会有这种畸形的价值观形成?这种畸形的价值观是否受当下女权观念的影响?

当老师们在课堂上讲历史都不被允许使用“nigger”这个词时,当《老友记》的主创们为没用黑人演员含泪道歉、小美人鱼都可以是黑人时,我们真的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廉价的、煽动的认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吗?当任何一种形态都必须要被定义为“美”的时候,“丑”是否失去了意义?还是说我们这个时代,已经矫枉过正到连词语本身都要被重新赋权?


可是这里又会有一个新的矛盾所在:当你试图和你的对手讲理性时,你会碰到根本不讲理性的对手——如何用压抑与克制打败对方排山倒海般被情绪裹挟的伪价值、伪正确?

所以我的朋友讲过一句话:“有时候可能不得不以不那么正确的形式,取得最后正确和正义的果实。”当年我在广州参加某LGBT组织活动的时候,一位小姐姐谈到这个“pride”是否矫枉过正时,她说:“正因为我们被取消了骄傲的权力,所以我们才更要骄傲给别人看。”

于是大家不再认真探讨和平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平权的声音成了谁更激进、谁泼脏水更厉害的比赛。我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会是什么,但我知道的是,如今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正在这么做。

而且,当我们以“不那么正确的形式”要挟得到“本应得到的东西”的时候,真正的尊重是否就已抵达?

再拿前面提到的短视频里价值观的例子来说,我觉得除了体现“部分女性假借女权的名义压榨男性”这一方面外,还体现了一部分女性无意识地或者是甘愿地被客体化、物化。当女性理所当然地认为男人就该为女人花钱的时候,她们也是在给自己明码标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也谈到:“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受到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的包围,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的斜坡:人们非但不鼓励她奋斗,反而对她说,她只要听之任之滑下去,就会到达极乐的天堂。”

我们还能想起女权斗士们的真正诉求吗?是同工同酬,是不再面对“荡妇羞辱”,是和男人有一样的话语权、得到和男性同样的对待,而不是总要被冠以“女博士”、“女司机”!


所以我很喜欢古早的西方文学,我觉得它们都有一种直面苦难的勇气,尤其是俄国的一些作品,以老陀为代表。现在的价值倾向,让我觉得这种“勇气”正在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廉价的煽情和感动,最后通通以喊口号式的“爱最大”“用爱发电”来俘获观众,让人变得不会思辨,只会索要。

所以说,虽然真正的平权,是我们一定要争取的;但也一定要警惕,我们是否正在被激进的情绪所裹挟,而让我们离初衷愈来愈远。

我承认对扬·阿尔蒂斯-贝特朗和阿纳斯塔西娅·米科娃的《女人》有很多期待。《人类》是一个跨大洲、跨媒体传播的融媒体项目——覆盖互联网、电视、大银幕。它的这部续作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当影片里第一个采访对象出现时,我就被迷住了,于是停下了手中正在做的观影笔记。影片里有“暴力只会在沉默中蓬勃发展”之类的至理名言,还有一名变性意大利妇女说“送给自己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女性气质”。


这部电影之所以如此出色,是因为它收集了大量的采访素材。导演和他们的团队在50个国家采访了2000名女性。影片的时长不像《人类》长达数小时之久,这使观众能够在观看完影片后,迅速将电影中的思考带入日常生活当中。看完之后,我对我的女性朋友、同事和家人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让我感到十分惊讶。

这部电影已在2019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映,并将于2020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前后全球上映。


我发现这对导演搭档仍然面临着一些不确定的事情,尽管有很多大公司支持并赞助《女人》的拍摄和发行。比如法国巴黎银行、路威酩轩集团、道达尔以及非政府组织克劳德和索非亚马里恩基金会。


但是,Netflix和华纳兄弟等全球发行娱乐公司甚至都不想看这部电影。他们似乎只想要女人是受害者的“故事”,而不是女性当家作主的“真实记录”。影片中的女性都是日常生活中闪亮的”女主角“。


在影片中,有件事情特别心酸,这要感谢已故的彼得·林德伯格(他在我采访的第二天去世),他为《女人》拍摄了不同年龄和体型的裸体照片。林德伯格总是坚持一个观点,即他的拍摄对象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更漂亮,这包括她们身体上的缺陷,他向我们展示了真正的女性美。所以我现在正在用一副全新的欣赏的方式看待自己的身体。

强烈建议你无论如何都要坚持看这部电影,它将改变你的生活。下面将是我和两位导演的采访对话。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和阿纳斯塔西娅·米科娃


Q:是什么契机让你们决定共同执导这部纪录片?


扬·阿尔塞斯-贝特朗(以下简称扬):对我来说,很明显我们必须在女性问题上合作。当你是导演的时候,一直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我接下来要做什么,这种情况从未停止过,于是我们一起完成了《人类》。我们很少谈论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只是说“是的,我们必须这么做”,仅此而已。我选择米科娃,在这部电影中她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我喜欢分享我的想法和艺术观点,我和米科娃一起工作了12-13年,所以彼此非常了解,她很了不起。我们整个团队几乎是由女性组成的——20个女孩,只有我和制片人两个男人。我觉得我应该保持安静,让她们去拍这部电影。
阿纳斯塔西娅·米科娃(以下简称米科娃):安静?不要安静,要给我更多的空间……

Q:我认为我们今天的问题是在政治上太正确,所以不接受男性的观点。


扬:在看过成千上万的采访素材之后,我改变了对我母亲、妻子、姐妹的看法。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我是一个更好的人了。

Q: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也变成了一个更好的女人!瞧瞧,你改变了大家对女人的看法。
米科娃:我认为这部电影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引起了每个女人的共鸣,因为它所产生的“镜子效果”非常不可思议。至少对我来说,当我在拍摄女性作品时,以及与我们一起工作了两年的五位新闻记者都是一样的。就像你在世界的另一头,遇到一个与你没有共同之处的人,你会感到很明显的连结。即使你的生活没有什么可分享的,也会感到有许多共鸣之处。


Q:你们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
米科娃:对于男人来说,我认为这种情感连结是完全不同的。正如扬所说,你会发现更多的东西。所以在你的生活中,周围的女性都在你的面前,也许有很多事情你就是不明白,这部影片更像是一个窗口,打开了一个巨大的世界,可能会让男性更好地去理解女性。

Q:你选择了一种不同于《人类》的方式来处理这部新作品,《人类》的时长要长得多,有很多关于人性的观点,《女人》则感觉非常私密。
扬: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选择。我的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受够了对立的观点,我当然是在开玩笑。但我很高兴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Q:镜头里的女性代表着一个个国家的形象,非常容易辨认,但又有共通之处。
米科娃:像你之前说的,这是一部很私密的电影。对我来说,这是整部电影的线索,有去尝试理解它。相比而言,《人类》有宏大的史诗般的世界观。(在《人类》中)我认为扬的观点非常有趣,他把这些私密的访谈与我们生活的大范围的世界联系了起来。而在《女人》这个项目中,我们一开始就很明确,了解女人并不是那么简单。


要了解一个女人,你需要深入和私密化。不仅是在采访内容中,还有你向她呈现问题时的方式。还有就是女人与她们身体之间的关系,日常生活中她们就是这样说话的,你与她们以同样的方式交谈,自然而然也会得到同样的采访效果。


Q:你们是文化活动家,可以借此改变周围的世界。有一些公司为这部电影提供了制作资金,但还有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帮助电影收回成本。能谈谈这个话题吗?
扬:这部电影将于3月8日前后全球上映,我们还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有可能是在大平台上播放,也可能是好几个分销渠道同时播放。这部电影是面向所有人的,所以任何观看方式都可以。在法国,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分销渠道,但在美国我们却没有找到。Netflix不想看这部电影。我不明白,我每个月都要为Netflix付费,但实话实说,我觉得这部电影比我们自己的利益更重要。


米科娃:这部电影的主要赞助商是像BMP Baribas和LVMH这样的法国大集团,他们非常感兴趣。这部电影是一整个世界——男人、女人和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只要通过一个20分钟的小预告片,你便可以看到它在互联网当中激发的所有讨论。


有些女性会通过写作,告诉大家在她们的家庭里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和经历。这部电影激励人们去思考,并以不同的方式去构建事物——因为女人是可以让”改变“发生的重要群体。


令人高兴的是,赞助商给我们提供资金却不求任何回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世界各地进行拍摄,还可以与非政府组织进行很多筛选工作,同时创建了一个名为WOMAN(s)的非政府组织。


借此,我们将资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女性,为她们提供专业的知识。这样她们可以自己传播信息,变成一种良性循环,而不仅仅局限于纪录片本身,这也是这部影片超越以往作品的地方。

全片都是不同年龄、肤色、族裔女性的面庞、身体和讲述。摄像机仿佛倾泻出敬意,丝毫不敢给予窥探的、询问的、评判的目光,而退回到机械记录者的角色(在拍摄人类社会前,导演正是一位自然摄影师)。

摄像机前,她们是唯一的主体,庄严而不可亵渎。100分钟的素材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0多位女性,她们的生命汇成个体经验的卷轴,盛大而浩然。

笔者也算看过不少女性题材的纪录片和独白剧了,但这部纪录片让笔者数次惊讶又落泪,最终思绪泉涌。

震撼首先来自熟悉感:当一位白人女性说“脆弱让我恐惧……男人更加强壮……他们可以尾随我,可以肆无忌惮地跟我说话,好像我什么都不是”时,当另一位黑人女性说,坐出租车时,要先数数男乘客的数量,如果和女乘客一样多,“我就会感到安全”时,我想每个中国女性都会突口而出“原来你也如此”,“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原来那些艰难、困扰和妥协(育儿和工作的矛盾,家庭分工带来的被忽视,职场上的不平等待遇等……)都不是中国的特殊问题,而具有如此广泛的普遍性。

熟悉感之外,纪录片介入女性题材的虔诚和所展现的深度更为出色。《女人》既没有突出悲惨来煽动眼泪,也没有通过论证输出意见。

它的核心是讲述:讲述一句话或几句话,讲述一段经历,或者只是给出一个姿势或笑容,却真实、有力地以不同声音回应着同一个问题:女性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究竟是怎样的?

这种处境有两个层次:1.女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哪些力量的影响?2.女性自身如何认知它们?对于后者的关注让我惊艳,因为那在揭示问题的同时,也揭示了力量的可能源泉——女性本身就有改变现状和改变世界的力量。

比如,首先让笔者惊讶的是其中一位说着丹麦语的女孩。众所周知,北欧是全球男女平权最发达的地区。但这里,女孩对着镜头说,“我突然有了胸……有段时间,我对这种发育无法接受。”女孩指出,这是因为在她的性认知还未发展成熟时,身体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这种他人认知(别人已经看到她发育得很好)和自身认知间的失衡(imbalance)让青春期发育成为了这位丹麦女孩的“创伤性经历(traumatic experience)”。

而当女孩能够清楚地指明和讲出创伤的来源时,这何尝不是她自我认知发展的重要一步呢?

发育、教育、性、爱情、婚姻、工作、生育、疾病、衰老、暴力,纪录片看似散漫地分布为若干小节,而它们最终呈现为多种(而非一种)完整、丰富、充沛的生命的可能性。

“作为女性,你需要经过更多的阶段(phases)才能成为女性。”而那些更多的阶段对讲述者和观众来说都意义非凡。

篇幅所限,本文无法面面俱到,只能稍提几处。

当一位女性受访者回忆自己的第一次性经历时,她甚至想不起来那是谁。那个男孩显然在她生命中无足轻重。她只记住了自己对性的好奇,“那早晚会发生”。对宗教或其他力量还在管理着女性性自主权的社会来说,这样轻松的心态无疑展现了另一种可能性。

而另一位女性受访者则表达了她对性的热爱。她说,性让她感到自己的自由,那种能够创造各种联系(connections)的自由。

这样的表达对中国观众来说可能有些大胆,但这样的发现——发现自身欲望的同时也发现了由身体赋予的力量。她提供了从身体出发认识自我的另一种可能性。

其实,由于把话筒和镜头全权交给女性而不设剧本或情境,《女人》触及的问题深度和层次是很惊人的。

比如,一位说法语的受访者哭着讲道,她一直确定地知道,丈夫爱她的灵魂,爱她本来的样子,而非外表或矫饰。但丈夫去世后,她突然发现,当她不再被确定地赞美,她不知道该如何爱自己了。

这里的深度在于:通常,在流行话语里,“真爱”叙事具有极高的优先性。当下女性主义的教导之一便是,无须取悦男性,真正爱你的人将爱慕和接纳你本来的样子。但这位女性的讲述揭示了一个更深的困境:即使这样真诚的爱也可能因为成为崇高的寄托而让人失去自我。

即使在这样的爱里,终有一天女性也需要独立面对“爱自己”的命题——因为“爱自己”的命题本身就被缠绕在于重重叠叠的社会关系之中。当女性不再以“妻子”、“女儿”、“母亲”等社会角色定义自身,剩下的那个“自我”究竟剩下什么?这是每个女性都要独自回应的挑战。

对笔者而言,《女人》最震撼的一刻是一个乳房的特写。一组种族年龄各异的女性走近镜头,脱下遮住身体的毛巾,展示自己的身体,有的是密密麻麻的雀斑,有的是沟沟壑壑的皱纹,有的是重重叠叠的脂肪,但她们都那么美,惊人的美。

直到镜头上移,一位女性讲述者的右乳完好,而左乳是一道刺目的手术缝合线。我想每个人看到这里都会心中一痛——

身体是女性最亲密的伙伴,也是危险的来源。危险既来自外界:正如一位黑人女性对着镜头说,我走路时要注意我的姿势,不能过于性感,否则就可能招来危险;危险也来自自身:与生产和哺育相关的激素活动是女性疾病的重要来源。

而当年岁渐长,生育能力的枯竭又伴随生命力的枯竭,成为一种只属于女性的奇怪象征(前现代的猎巫活动里,被指控的“巫婆”往往是中年女性)。女性的身体既是孕育生命的奇迹之地,也承担着由此而来的所有风险,而这两者,似乎无法选择。这正是女性最基本的处境之一。

但身体也将是回应“爱自己”问题的一个出发点:身体完完全全属于“我”,它绝不可能被他人完全剥夺。正如一位受访者说到,在患上癌症后,她在两周内失去了所有头发。她索性去理发店把头发剃光了。

正是在那之后,她迎来了一系列改变:更加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和需求,花更多时间装扮自己。用她的话说,剃成秃头“重塑了我的女性存在(restored my feminity)”。

这里也再次可见《女人》视角的广阔:关于化妆的必要性,一向是争论的焦点。在女性主义者内部也有关于化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取悦自己的争论。

而《女人》关于化妆的讲述似乎只有一个结论:化不化,怎么化,都是个人的生命体验。就算在别人眼里化得丑,也无妨。简单地说,认识自己,应该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爱自己,也应该从爱自己的身体开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女人》独特的影像与其精神完美结合:扬·阿尔蒂斯-贝特朗可不是希区柯克。

在他的执导中,在当摄像机无言地停驻在女性讲述者的脸庞或身体上,这纯粹机械的注视不含任何淫秽或猥亵的性质。她们的身体都那么美,褶皱、泪水、疤痕、残缺都那么美。那是神的身体。

女性的身体正是生命的起源,是改变世界的力量的来源。

当一位黑人女性回忆自己上学时,学到第一个词是自己的名字,第二个词是“妈妈”而骄傲地浮起笑容时,当一位中国女性回忆自己因为哥哥“被牺牲”受教育机会而哽咽时,悲和喜都是如此真实有力。不可能再有更好的表达方式了。用影像记录她们的生命,记录她们本来的样子,这是最智慧、最动人的批判和反击。

回到《女人》的开头,一位铁人三项女选手说,我跑过、游过、骑行过那么远,但它们都不及说出我曾经历过的暴力来得艰难。

但我选择说出,因为“暴力只在沉默中滋长(Violence only thrives through silence, when we don’t talk about it)。”

在此之后的100分钟里,全片并未大张旗鼓哭诉或控诉暴力,而现实的是与非已清晰可见。我希望更多人看到这部纪录片,听到这些声音,将这份非暴力的暴力传播下去——用创造,去改变沉默。

一曲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的经典旋律,将热爱登山的青柳信(小栗旬饰)和略显拘谨的小春(满岛光饰)两个青年男女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婚后他们先后育有望海(铃木梨央饰)和陆(高桥来饰)两个可爱儿女。可就在一场意外过后,信撒手人寰。悲伤的小春同时打着几份工,辛苦操劳,不得闲暇,艰难拉扯儿女长大。残酷的命运迫使她不得不面对早年抛弃她和父亲另外成家并与自己误会颇深的母亲植杉纱千(田中裕子饰),而她与植杉家的纠葛还远远不是那么简单。丈夫生前的可疑死因和为了生计的过度操劳让她的身心承受巨大的负担,医院的诊断书似乎又昭示另一段噩梦旅程的开始。饱经风霜的单身母亲,只因“母亲”二字沉甸甸的分量,咬紧牙关艰难前行……